“钢铁行业是一个体量庞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流程型行业,经过这几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现智能制造与信息化发展已势在必行。”9月1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在钢协冶金设备分会一届六次理事(扩大)会议上这样表示。会上,钢协副会长骆铁军就钢铁行业运行和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分享了他的观点。
下游超预期表现拉动了钢铁产量的增长
“今年初以来,钢铁产量较大幅度增长,作为业内人士,我们一定要认清产量与需求的关系。”骆铁军表示,“中国钢铁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是受需求拉动的行业,钢铁产量的高低不由供方来决定,而是取决于市场的需求。”
据统计,今年1月~8月,我国粗钢产量增加了9.1%,增产5546万吨,净出口减少99万吨,增量都用于满足国内钢铁需求,其中2/3用于满足建设领域的需求增量;GDP、工业增加值增幅比之前略有回落,但是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比去年增加。这种超预期的表现极大拉动了钢铁行业的需求,而中国钢铁业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生产建设对钢铁材料的供给要求。“如果没有钢铁产量的增长,是无法实现目前的建设规模的,依靠大量进口钢材进行生产建设也肯定是不切实际的。”骆铁军进一步表示,“另外,我们还要防止由于投资和房地产拉动出现违规新增产能;防止一旦经济环境恢复正常,经济转型加快,钢材需求量减少后出现恶性竞争。”
此外,今年初以来,我国钢材价格整体呈现回落趋势。1月~7月份,CSPI钢材平均综合价格为109.48点,同比下降5.54点,降幅为4.86%。7月份钢材价格已接近全年最低点,9月份有所恢复。全行业经济效益呈现下降趋势。1月~7月份,会员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为5.09%,同比下降2.25个百分点。
“盈利大幅下滑主要是由原燃料价格上涨所致。”骆铁军表示,“不过,在行业效益下滑的背景下,行业投资仍然大幅增长。1月~7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37.8%,应该引起全行业的关注。”
钢铁行业推进智能制造有一定优势
当谈到智能制造时,骆铁军指出,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一轮智能制造、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将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骆铁军认为,钢铁行业实施智能制造和信息化发展具备一定优势条件:一是钢铁行业是亟待转型升级的传统行业,具有紧迫的内驱性;二是钢铁行业是大数据产生及应用的典型行业,具有实现的可行性;三是钢铁行业的生产过程属于长流程、规模型的制造产业,具有广泛实施的可复制性。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相继出台了许多推动两化融合、实施智能制造的相关政策,为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15年,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通过专项行动在全国共确定了4批305个试点示范项目,其中包含了钢铁行业的宝钢、鞍钢、河钢唐钢等7家企业的9个项目。
“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骆铁军指出,一是行业推动两化融合、实施智能制造的水平不均衡。按照工信部的统计分析,智能制造的能力成熟度分为1级~5级,中国钢铁行业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基本在1.8级~3.5级之间,且行业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宝钢等先进钢铁企业智能制造水平较高,也是率先推进智能制造的典范企业,其余大部分钢铁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较低,智能制造的基础工作有待提升。二是行业智能制造基础比较薄弱,整体处于起步阶段,缺少行业标准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产品兼容性及集成度较差。三是创新能力不足。行业在互联网、信息系统及物理系统的开发、管理、集成方面,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产品生产工艺设计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综合集成、业务系统向全产业链延伸时,缺乏成熟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
骆铁军认为,中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发展也有优势。中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深度与先进国家差距不是很大,因为这种融合本来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中国提出和悟出得并不晚。美国的制造业和互联网都很强,但是不少制造环节已不在本国;德国的制造体系很强,但是互联网有所欠缺;中国的互联网很强,仅次于美国,同时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在融合发展、智能制造方面,中国企业的探索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与先进国家在一个起跑线上,关键是理念问题。“我们要把握战略机遇,增强自信。”骆铁军强调。
谈到未来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方向,骆铁军认为,应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发展全流程智能化。逐步完善基础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制造执行、企业管理四级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重点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4种智能制造新模式。
二是加快发展生产服务智能化。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实现从用户需求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流程的信息集成。
三是加快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应用。抓住5G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互联网+”模式,开展钢铁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融合路径研究,创造商业新模式,为推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在钢铁制造中的应用及钢铁企业精准制造提供指导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