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中心

吕桂新:钢铁工业从四方面着力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发布时间: 2019-12-10
浏览次数: 22

“要加快我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应以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为契机,坚持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不断完善、升级钢铁标准体系,把质量提升作为主攻方向,以标准引领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11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吕桂新在2019(首届)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上表示。

行业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

吕桂新指出,今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在国家实施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推动下,钢铁产量和需求均保持一定程度增长,经济效益虽然较去年有较大滑坡,但并未超出预期,总体来看仍处于合理水平。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但稳中有变、变中有忧。

吕桂新指出,钢铁行业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钢铁产量过快增长。二是行业效益大幅滑坡。主要原因是铁矿石涨价直接增加钢铁生产成本,钢材价格下降使企业经营雪上加霜。三是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据统计,我国前10家钢铁企业的产业集中度由2010年的48.6%下降至2018年的35.3%。

“面对钢铁行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扩大去产能成果,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吕桂新强调。他指出,应重点把握好以下5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钢铁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干出成效,巩固和扩大钢铁去产能成果。

二是正确处理产能与产量的关系。去产能不是单纯为去产能而去“产能”,而是为了把总产能控制在合理规模,使产能利用率回归至合理水平,引导合理生产,保持市场供需平衡,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避免市场供大于求,恶性竞争,打价格战。随着我国钢铁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钢铁生产和消费在一段时期内将处在峰值平台区,产量虽有波动,但需求不会出现大幅增长。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产能与产量的关系,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是严禁新增产能,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新上项目的产能置换审核把关和监督落实工作,严防产能置换出现搞“数字游戏”、批小建大、重复置换等弄虚作假行为,确保既定政策执行到位;继续利用卫星遥感、电力监测、举报平台等手段,探索主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机制;对存在违法违规生产、置换方案落实不到位的企业,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加大对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力度,强化负面警示。

四是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结合化解过剩产能和优化区域布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若干家世界级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和专业化骨干企业,把行业集中度提高到合理水平。各方面要努力为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实施兼并重组创造有利条件。

五是提升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当前国内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过高,容易被“卡脖子”,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加强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建设;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信息发布,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大废钢资源利用力度,完善废钢资源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减少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

发挥标准作用,助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吕桂新指出,经过多年不断深化改革,我国钢铁工业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现有标准体系在适应、推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上还须加强;二是现有的标准的先进性、前瞻性不够,制(修)订周期较长,标准缺失、滞后现象依然存在。三是标准的融通性亟须加强。钢铁标准还不能做到系统地为制造、使用服务,围绕钢铁材料的产业链标准协同,上下游标准互通存在较大差距。四是在国际上还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特色钢铁材料标准体系,制约我国先进钢铁技术和产品走出去。

吕桂新建议,钢铁行业的标准工作应该重点落实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在巩固去产能成果的过程中继续发挥标准的硬约束作用。去产能应主要依靠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我们要充分发挥标准的硬约束作用,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企业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坚决出清。在当前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的过程中,这些标准仍将是重要的手段和依据,我们要理解好、执行好,不断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时效性,完善、补齐相关标准体系,发挥先进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助力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

二是在转型升级中发挥标准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要加快制(修)订一批质量、技术、能耗、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先进标准,以标准引领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为行业补短板强弱项提供技术支撑,带动产品升级换代,推动行业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标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标准与质量提升相结合,以高标准带来行业话语权,靠先进标准制造高质量产品,培育一批在高端钢铁领域的标杆、示范企业。

三是在创新发展中发挥标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的深度融合,逐步完善标准研制与科技研发紧密结合的机制,及时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转化为标准,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同时,深入研究标准化在促进自主核心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方面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鼓励行业协会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订先进、适用并满足市场、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

四是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发挥标准的先行带动作用。当前,在国际产能合作中,一些国家要求必须使用欧美或东道国标准,造成我国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获得他国标准认证的局面,甚至导致我国企业已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无法在国外有效施展,优势产品和服务难以进入国外市场。这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实现各标准的国际化对接,为对外合作创造可能和提供便利。因此,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应积极开展标准化合作,共同制定产品、装备、技术、服务等优势领域的国际标准,加强与合作国标准的互联互通;加快推进我国标准英文版体系的建设,鼓励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势技术的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订,促进国内外标准相互转化,同时提高我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的比例,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国际认可度和话语权,引领和带动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化发展;要着力加强人才培养,重视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和跨学科人才上下功夫,打造一支国内、国际相结合,技术、语言、规则相结合的专家队伍。


中国·深圳·福田区·梅林路理想时代大厦14楼
电话:86 0755-8380 0006
传真:86 0755-8380 0066
邮编:330520
Copyright ©2005 - 2013 深圳市西特集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